产品目录
联系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
地址: 上海闵行区江月路999号11楼305
电话: 021-26018649
手机: 86-17721318029
传真: 021-26018649
网址: www.jinhonggy.com
E-mail: info@jinhonggy.com
电话: 021-26018649
手机: 86-17721318029
传真: 021-26018649
网址: www.jinhonggy.com
E-mail: info@jinhonggy.com
新闻中心
201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分析
2014年7月9日
来源: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014年6月
,一年一度的业界盛会——“第31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在美丽的岛城如期举行
,备受瞩目的201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亦随之揭晓
。对于医药行业而言
,2013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也是在增长阶段转换背景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年
。在世界经济“弱复苏”
、国内宏观经济增长企稳的大背景下
,尽管拥有经济增长
、人口老龄化
、城镇化和新医改等四大基石的支撑
,但我国医药工业关键经济指标的增速却在继续下滑
。而这些指标体现到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上
,会有什么变化
?又会给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带来哪些启示
?
伴随着新一届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的发布 ,在为入围企业带来荣耀和关注 、为行业发展树立新标杆的同时 ,也为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审视中国医药工业的现有版图 、产业格局和发展态势提供了一个权威 、公正 、客观的视角 。作为2013年度的医药行业领军企业和优秀代表 ,他们是如何逆势领航 、洞悉潜在机会 ,又是如何在平衡政策与需求 、规模和效益 、速度和质量的实践中撑起产业发展梦想 、彰显发展丰富内涵的 ,既值得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挖掘和探索 ,亦值得行业深思和借鉴 。
企业规模 :跃上新台阶
以医药工业主营收入为排行指标的百强榜 ,规模是百强企业最重要的特质 。规模体量的成长 ,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 、议价能力 、影响力以及为日后营造更好发展空间等都至关重要 。本届百强企业规模继续向上突破 ,两家企业双双跨过400亿元大关 ,再次刷新记录 。“400亿”俨然成为中国医药工业企业规模新标杆 。
数据显示 ,本届百强榜单中主营收入突破100亿元的大型企业数量已增加到11家 ,较上一届增加2家 。中小企业也快速成长 ,主营收入在50亿~1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25家 ,相比上届增加6家 。主营收入50亿元以下有64家 ,较上届减少8家 。与此同时 ,进入百强的门槛也继续提高 ,百强企业的平均规模水平亦明显提升 。

竞争生态 :变与不变中的新格局
榜单的更迭倘若用一个词来总结的话 ,那一定是“变” ,然而世事总在“变”中蕴涵着“不变” ,在“不变”中涌动着“变” 。本届榜单前三甲完全延续了上一年度的格局 ,前十强中 ,除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首次以集团名义参与排名外 ,其余皆为上届十强中的老面孔 ;上届榜单的第二区段(第11~20位)可谓“黑马”集中地 ,10家企业中有6家为榜单后部区段跃升而来 ,而本届榜单这一区段同样老面孔居多 ,成功跳升进入这一区段的“黑马”仅2家 。榜单的这种延续性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主流医药巨头实力超群 ,在政策变局中强者恒强 。

然而 ,有道是市场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变”才是永恒的 。事实上 ,除去前三甲 ,本届榜单排名原地不动的企业仅3家 。排名上升的企业超过半数 ,达到51家 ,其中上升最快的企业跃升了32个位次 。14张新面孔出现在了本届榜单上 ,除了首次以集团名义参与排名的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外 ,经营业绩突出以及扩张并购是这些企业最常见的进榜理由 。

行业机会 :且看中医药
医药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 ,政府政策的引导对于市场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强的指向性 。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转型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基药目录扩容 、药品最高限价下调 、药品招投规则变化以及反医药商业贿赂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 ,使得整体上医药行业的政策利空基调不改 ,然而行业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子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医药创新资源 ,近年来得到了国家政策明显的倾斜和支持 。例如,2013年3月发布的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新增了超过40个中药独家品种 ,大大出乎市场预料 。此后各个省级基药目录的增补也基本延续了这一路线 ,各地手握独家品种的中药企业纷纷受益 。众所周知 ,独家品种进入基药目录后 ,市场的排他性加上目录的保驾护航 ,产品销量爆发式增长可期 。
政策的扶持效应在百强榜单中迅速有所体现 ,本届榜单入围中药企业数量止跌回稳 ,主营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企业合计24家 ,与上届基本持平 。数据还显示 ,就成长性而言 ,入围中药企业整体上要好于化药企业 。入围中药企业中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的有8家 ,占入围中药企业总数的1/3 ,而化药企业中达到这一标准的企业占比不到1/10 。榜单中广西梧州中恒集团 、江西济民可信集团 、天津红日药业 、石家庄以岭药业 、回音必集团 、天士力控股 、江西青峰医药 、康缘药业等中药企业主营收入增长居前 ,颇具代表性 ,其中广西梧州中恒集团 、江西济民可信集团 、石家庄以岭药业 、天士力控股 、康缘药业等均有独家品种进入国家基药目录或省级增补目录 。
新版基药目录调整仅仅是一方面 ,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鼓励和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上是系统性和全方位的 。例如 ,2013年5月 ,商务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 、骨干企业(机构)和重点区域建设工作的通知》 ,旨在在中医药医疗 、保健 、教育 、科研 、产业 、文化等方面实施一批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 ,扶持建设一批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机构) ,创建一批综合实力强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区域 。2013年7月 ,国家卫计委 、发改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 ,要求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医药补偿机制 ,区别对待中药饮片 ,充分考虑中药饮片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成本 ,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 ,形成鼓励使用中药饮片的有效机制 ;同时在全民医保中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 ,加大对中医医院的投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10月14日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 ,“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被列为第四项主要任务 。业界普遍认为 ,随着中医药被确立为大健康服务业支撑产业 ,在中医药“治未病” 、物美价廉的优势正越来越得到认可的大背景下 ,中医药产业发展步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
空间格局 :西部地区增势强
在这个时间消灭空间的时代 ,尽管地域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但百强企业在地域分布上依然呈现集中的特点 。本年度上榜的百强企业中 ,总部设在东部省份的企业有77家 ,其中尤以北京 、山东 、浙江和江苏等4省市最为集中 ,合计上榜企业超过50家 ;总部设在中部省份企业有11家 ,分布在黑龙江 、安徽 、江西等7个省级行政区 ;总部设在西部省份的企业有12家 ,分布在四川 、重庆等6个省级行政区 。
从传统上来看 ,百强企业在地域分布上的这种特点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科学技术水平先进 ,人才 、资金较为集中相对应 。不过 ,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 ,我国中西部地区医药产业加快了提速赶超的步伐 ,本届榜单中来自西部地区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 ,合计主营收入增长率一举超过东部地区 ,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西部地区制药企业强劲的发展态势 。

成长模式 :外延式并购整合仍是看点
曾几何时 ,中国所有的医药企业产值不如美国辉瑞一家 ,这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医药产业 。培育本土大型医药航母成为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大目标 。企业的发展从增长的路径形态来说 ,无外乎两种 :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 。所谓内生式发展 ,是指企业主要通过利用自身人力 、物力 、财力等内部资源来实现发展的方式 ;而外延式扩张则是指企业主要通过外部的收购 、兼并实现规模增长的方式 。不同的企业 、不同的发展阶段 ,所采取的业务成长模式都会有所不同 。本届百强榜的入围门槛已超过20亿元 ,外延式并购扩张是达到这一量级企业超常规发展的必经之路 。
纵观百强榜单 ,百强企业按发展路径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国有医药巨头 ,以广药集团 、国药集团 、华润医药等为代表 ,它们主要通过资本运作、辅以政府资源 ,加上特别的协议转让方式 ,能够以较低成本完成并购整合 ,从而快速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 。第二类是国际制药巨头在华子公司 ,如大连辉瑞 、上海罗氏 、诺和诺德(中国)等 ,这些企业主要凭借着独特的产品线与卓越的营销实力内生式增长 ,对国内企业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第三类是民营企业佼佼者 ,以扬子江药业 、江苏恒瑞医药 、浙江海正等为代表 ,这些企业通常由单个品种(类)营销起家 ,通过主力产品的攻城拨寨 ,迅速积累起资金和行业地位 ,然后逐步进行外延式扩张 ,最终形成可与国有医药巨头及外资药企相抗衡的实力与地位 。
2013年年初 ,工信部联合12个部委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 ,提出要在包括医药在内的重点行业内加快兼并重组步伐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医药行业内兼并重组由此再次掀起热潮 ,数据显示 ,被百强企业纳入合并范围的下属子公司数量从2012年度的434家增加至本年度的541家 ,中国医药产业步入整合时代 。
毋庸置疑,在这个强调跨界融合和全产业链布局的时代 ,百强企业既是行业全方位竞争的佼佼者 ,亦是推动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肩负着促进行业高速发展 、引领工业转型升级和冲击世界一流企业的重任 。与此同时 ,百强们的成长发展之路更值得广大行业企业挖掘探索和深思借鉴 。面对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唯有深入研究和透彻分析每家优秀企业背后的成长经验和发展优势 ,取其精华并因地制宜地发扬和创新 ,才有可能逆势前行 、找寻到持续增长的妙门 ,真正推动我国医药工业的全面升级 。
伴随着新一届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的发布 ,在为入围企业带来荣耀和关注 、为行业发展树立新标杆的同时 ,也为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审视中国医药工业的现有版图 、产业格局和发展态势提供了一个权威 、公正 、客观的视角 。作为2013年度的医药行业领军企业和优秀代表 ,他们是如何逆势领航 、洞悉潜在机会 ,又是如何在平衡政策与需求 、规模和效益 、速度和质量的实践中撑起产业发展梦想 、彰显发展丰富内涵的 ,既值得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挖掘和探索 ,亦值得行业深思和借鉴 。
企业规模 :跃上新台阶
以医药工业主营收入为排行指标的百强榜 ,规模是百强企业最重要的特质 。规模体量的成长 ,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 、议价能力 、影响力以及为日后营造更好发展空间等都至关重要 。本届百强企业规模继续向上突破 ,两家企业双双跨过400亿元大关 ,再次刷新记录 。“400亿”俨然成为中国医药工业企业规模新标杆 。
数据显示 ,本届百强榜单中主营收入突破100亿元的大型企业数量已增加到11家 ,较上一届增加2家 。中小企业也快速成长 ,主营收入在50亿~1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25家 ,相比上届增加6家 。主营收入50亿元以下有64家 ,较上届减少8家 。与此同时 ,进入百强的门槛也继续提高 ,百强企业的平均规模水平亦明显提升 。

竞争生态 :变与不变中的新格局
榜单的更迭倘若用一个词来总结的话 ,那一定是“变” ,然而世事总在“变”中蕴涵着“不变” ,在“不变”中涌动着“变” 。本届榜单前三甲完全延续了上一年度的格局 ,前十强中 ,除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首次以集团名义参与排名外 ,其余皆为上届十强中的老面孔 ;上届榜单的第二区段(第11~20位)可谓“黑马”集中地 ,10家企业中有6家为榜单后部区段跃升而来 ,而本届榜单这一区段同样老面孔居多 ,成功跳升进入这一区段的“黑马”仅2家 。榜单的这种延续性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主流医药巨头实力超群 ,在政策变局中强者恒强 。

然而 ,有道是市场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变”才是永恒的 。事实上 ,除去前三甲 ,本届榜单排名原地不动的企业仅3家 。排名上升的企业超过半数 ,达到51家 ,其中上升最快的企业跃升了32个位次 。14张新面孔出现在了本届榜单上 ,除了首次以集团名义参与排名的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外 ,经营业绩突出以及扩张并购是这些企业最常见的进榜理由 。

行业机会 :且看中医药
医药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 ,政府政策的引导对于市场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强的指向性 。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转型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 ,基药目录扩容 、药品最高限价下调 、药品招投规则变化以及反医药商业贿赂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 ,使得整体上医药行业的政策利空基调不改 ,然而行业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子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医药创新资源 ,近年来得到了国家政策明显的倾斜和支持 。例如,2013年3月发布的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新增了超过40个中药独家品种 ,大大出乎市场预料 。此后各个省级基药目录的增补也基本延续了这一路线 ,各地手握独家品种的中药企业纷纷受益 。众所周知 ,独家品种进入基药目录后 ,市场的排他性加上目录的保驾护航 ,产品销量爆发式增长可期 。
政策的扶持效应在百强榜单中迅速有所体现 ,本届榜单入围中药企业数量止跌回稳 ,主营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企业合计24家 ,与上届基本持平 。数据还显示 ,就成长性而言 ,入围中药企业整体上要好于化药企业 。入围中药企业中主营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的有8家 ,占入围中药企业总数的1/3 ,而化药企业中达到这一标准的企业占比不到1/10 。榜单中广西梧州中恒集团 、江西济民可信集团 、天津红日药业 、石家庄以岭药业 、回音必集团 、天士力控股 、江西青峰医药 、康缘药业等中药企业主营收入增长居前 ,颇具代表性 ,其中广西梧州中恒集团 、江西济民可信集团 、石家庄以岭药业 、天士力控股 、康缘药业等均有独家品种进入国家基药目录或省级增补目录 。
新版基药目录调整仅仅是一方面 ,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鼓励和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上是系统性和全方位的 。例如 ,2013年5月 ,商务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 、骨干企业(机构)和重点区域建设工作的通知》 ,旨在在中医药医疗 、保健 、教育 、科研 、产业 、文化等方面实施一批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项目 ,扶持建设一批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机构) ,创建一批综合实力强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区域 。2013年7月 ,国家卫计委 、发改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 ,要求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医药补偿机制 ,区别对待中药饮片 ,充分考虑中药饮片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成本 ,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 ,形成鼓励使用中药饮片的有效机制 ;同时在全民医保中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 ,加大对中医医院的投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10月14日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 ,“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被列为第四项主要任务 。业界普遍认为 ,随着中医药被确立为大健康服务业支撑产业 ,在中医药“治未病” 、物美价廉的优势正越来越得到认可的大背景下 ,中医药产业发展步入了一个黄金时期 。
空间格局 :西部地区增势强
在这个时间消灭空间的时代 ,尽管地域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力越来越小 ,但百强企业在地域分布上依然呈现集中的特点 。本年度上榜的百强企业中 ,总部设在东部省份的企业有77家 ,其中尤以北京 、山东 、浙江和江苏等4省市最为集中 ,合计上榜企业超过50家 ;总部设在中部省份企业有11家 ,分布在黑龙江 、安徽 、江西等7个省级行政区 ;总部设在西部省份的企业有12家 ,分布在四川 、重庆等6个省级行政区 。
从传统上来看 ,百强企业在地域分布上的这种特点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科学技术水平先进 ,人才 、资金较为集中相对应 。不过 ,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 ,我国中西部地区医药产业加快了提速赶超的步伐 ,本届榜单中来自西部地区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 ,合计主营收入增长率一举超过东部地区 ,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西部地区制药企业强劲的发展态势 。

成长模式 :外延式并购整合仍是看点
曾几何时 ,中国所有的医药企业产值不如美国辉瑞一家 ,这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医药产业 。培育本土大型医药航母成为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大目标 。企业的发展从增长的路径形态来说 ,无外乎两种 :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扩张 。所谓内生式发展 ,是指企业主要通过利用自身人力 、物力 、财力等内部资源来实现发展的方式 ;而外延式扩张则是指企业主要通过外部的收购 、兼并实现规模增长的方式 。不同的企业 、不同的发展阶段 ,所采取的业务成长模式都会有所不同 。本届百强榜的入围门槛已超过20亿元 ,外延式并购扩张是达到这一量级企业超常规发展的必经之路 。
纵观百强榜单 ,百强企业按发展路径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国有医药巨头 ,以广药集团 、国药集团 、华润医药等为代表 ,它们主要通过资本运作、辅以政府资源 ,加上特别的协议转让方式 ,能够以较低成本完成并购整合 ,从而快速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 。第二类是国际制药巨头在华子公司 ,如大连辉瑞 、上海罗氏 、诺和诺德(中国)等 ,这些企业主要凭借着独特的产品线与卓越的营销实力内生式增长 ,对国内企业构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第三类是民营企业佼佼者 ,以扬子江药业 、江苏恒瑞医药 、浙江海正等为代表 ,这些企业通常由单个品种(类)营销起家 ,通过主力产品的攻城拨寨 ,迅速积累起资金和行业地位 ,然后逐步进行外延式扩张 ,最终形成可与国有医药巨头及外资药企相抗衡的实力与地位 。
2013年年初 ,工信部联合12个部委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 ,提出要在包括医药在内的重点行业内加快兼并重组步伐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医药行业内兼并重组由此再次掀起热潮 ,数据显示 ,被百强企业纳入合并范围的下属子公司数量从2012年度的434家增加至本年度的541家 ,中国医药产业步入整合时代 。
毋庸置疑,在这个强调跨界融合和全产业链布局的时代 ,百强企业既是行业全方位竞争的佼佼者 ,亦是推动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肩负着促进行业高速发展 、引领工业转型升级和冲击世界一流企业的重任 。与此同时 ,百强们的成长发展之路更值得广大行业企业挖掘探索和深思借鉴 。面对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尊龙凯时·(中国区)人生就是搏!唯有深入研究和透彻分析每家优秀企业背后的成长经验和发展优势 ,取其精华并因地制宜地发扬和创新 ,才有可能逆势前行 、找寻到持续增长的妙门 ,真正推动我国医药工业的全面升级 。